同源共生 “衣”彩纷呈
——长江流域民族服饰展亮相长江文明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大力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响应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部署规划,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联合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主办“同源共生 ‘衣’彩纷呈——长江流域民族服饰展”。该展览于1月12日在长江文明馆正式开幕,共展出长江流域多个民族的精选服饰、银饰和丝织刺绣等130余件(套),彰显了长江流域代表性民族文化。
▵从左至右: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名誉馆长、湖北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吴宏堂,长江水利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辉,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胜才,武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黄书革,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红娅,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余萍,武汉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周元,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宏斌,武汉园发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杨泽新。
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馆长李淑云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始终奔赴在保护长江生态、弘扬长江文明的最前线。从自然长江到人文长江,此次展览旨在共同描绘长江流域绚丽多姿、和谐共生的民族风情,展示多彩文明,促进共同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 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胜才致辞表示,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基因,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积淀了深沉的精神追求,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粘合剂”,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物质文化基础。以“同源共生 衣彩纷呈”为主题,从服饰视角,向公众充分展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共同书写的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 体。
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红娅,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湖北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余萍,武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黄书革,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宏斌,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胜才等领导出席开幕式;武汉各大高校博物馆馆长、专家代表参与开幕式。
观长江流域民族服饰展
赏民间技艺美术宝库
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的外部形象徽志,也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长江流域服饰文化与长江文化亦步亦趋相始终,它们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本次展览分为“长江之源,藏羌之貌”“红飞翠舞,笙歌鼎沸”“水曲林深,神秘之乡”三个单元,以藏族、羌族、彝族、白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纳西族和瑶族的服饰、银饰和丝织刺绣为主,以图片、影像资料,实地造景和多种互动装置为辅,集中展现属于长江流域独特的文化魅力。一针一线之间,展示一幅幅精美的民族历史文化画卷。
国风来潮!
沙画演绎 民族记忆
传承非遗扎染技艺
一掬细沙、一双妙手,沙画表演《霓裳锦绣中华》用指尖流动的细沙描绘出风格独特、瑰丽多姿的民族服饰,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开幕式当天,观众还现场体验了民族特色的蓝染染织与手工织布,在动手的同时,致敬匠心,传承非遗文化。
梦幻合作!
构建博物馆与高校连接新纽带
本次展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馆校共建合作、大众公益众筹”等多元化方式举办,是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与高校博物馆共同推出的首个临展。
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志愿者参与本次展览的布展和志愿讲解,该校美术学院学生原创的具有民族特色文创产品也在本次展览中作展示售卖。
展览将持续至3月27日,免费对观众开放。后续还将推出线上展览,通过无界的民族服饰艺术,为观众讲述绚丽多姿的中华故事。同时,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还安排了小小志愿者定期为观众提供免费展览讲解。